2016年中国烟标印刷行业的市场规模预测与发展前景分析【图】

发布者:金宏印业

   1、烟草行业概况

    (1)卷烟市场销量下降但收入仍持续增长

    卷烟作为消费品,其需求具有一定的刚性,市场规模稳定,我国卷烟销量长期保持低速增长但于 2015 年开始下降。根据《中国烟草年鉴》以及《中国烟草》公布的数据,2007 年,我国卷烟生产 4,282.80 万箱、销量为 4,279.20 万箱,到2014 年,我国卷烟生产 5,170.00 万箱、销量为 5,099.04 万箱,2007 年到 2014年,我国卷烟的产量和销量年均增长分别为 2.73%、2.54%。2015 年,我国卷烟生产 5,124.30 万箱、销量为 4,979.00 万箱,产量和销量较 2014 年分别下降 0.88%、2.35%。

    在我国卷烟销量 2015 年开始下降的背景下,从烟草行业每年税利总额的持续增长来推断,我国卷烟市场整体收入仍保持一定的增长。

    (2)烟草行业财政收入贡献大

    根据烟草专卖局凌成兴局长在 2016 年烟草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摘要)披露,2015 年,烟草行业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动力,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卷烟提税顺价、控烟过激的巨大压力,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狠抓了“三个精心调控”,即精心调控提税顺价、烟叶生产、财税任务。保持了“五个持续向好”,即重点品牌发展、细支卷烟发展、卷烟打假打私、控烟履约进展、干部作风建设持续向好。实现了“两增长”,即全年实现税利总额 11,436 亿元,同比增加 919 亿元,增长 8.73%;上缴财政总额 10,950 亿元,同比增加 1,840 亿元,增长 20.2%。2015 年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 152,217 亿元,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烟草行业为国家财政增收作出了新的贡献。

    (3)卷烟市场集中度高

    随着国家关于培养大型烟草集团战略的实施,烟草行业整合重组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国卷烟生产集中在 17 家中烟工业公司和上海烟草集团,卷烟品牌也逐步整合到少数重点品牌。

    《中国烟草》公布我国卷烟重点品牌 2015 年销售情况如下:2015 年 1-12月份,行业重点品牌累计销售 4,168.57 万箱,同比降低 2%,占行业总销量比重达 83.72%。实现商业销售收入 13,352.37 亿元,同比增长 4.83%。

    2015 年 1-12 月份,行业一至三类烟4销量前 15 名品牌累计销售 3,139.22 万箱,同比增长 0.24%,占行业总销量比重为 63.05%。

    2015 年 1-12 月份,行业销售收入前 15 名品牌累计实现商业销售收入11,477.93 亿元,同比增长 5.21%,占行业销售收入总额的 80.7%,同比提高了0.42 个百分点。

    2、烟标印刷行业的发展历程

    烟草传入我国有400多年的历史,但有品牌形成烟标的时间也不过100多年。

    我国早期烟标图案设计简单、风格单一,套色少,印刷简单粗糙,直至改革开放,更健康、时尚的过滤嘴香烟取代了 70S 平烟,包装工艺日新月异,进入了以翻盖硬盒包装为主流的时代,摄影技术、防伪技术、高档印刷技术、镭射激光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烟标上。

    我国烟标印刷企业主要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初陆续建立起来,当时烟草企业众多,烟草品牌众多,不同的卷烟企业几乎都有下属的烟标印刷企业。这些烟标印刷企业依附烟草企业经营,行业从业人员也基本上是烟草企业的分流人员。

    2000 年前后,伴随我国烟草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卷烟企业效益提高使得烟标印刷企业利润增厚,一批民营包装印刷企业进入市场,其中一些发展成为规模较大的企业。

    烟标印刷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市场增长率及需求增长率趋于稳定,技术较为成熟,行业及用户特点明晰,行业进入壁垒较高,因此在行业生命周期中属于成熟期。

    3、烟标产品的市场容量

    烟标产品和烟草产品有严格的对应关系,烟草产品数量直接决定了烟标产品的数量,每年全国烟草销量对应需要同等数量的烟标产品。

2010 年-2016 年上半年全国卷烟销量如下图所示:

    (2)烟标产品的市场金额

    由于没有对全国烟标企业的销售金额统计数据,只能按照烟标的平均售价推算。如上图所示,2012 年到 2016 年上半年,全国卷烟销量分别为 4,943.40、4,999.62、5,099.04、4,979.00、2436.50 万大箱,每大箱需要 250 套烟标,全国烟标年需求量为 123.59、124.99、127.48、124.48、121.83 5 亿套,整体市场容量 300亿元左右。

    4、烟标印刷企业的主要情况

    全国规模以上的烟标印刷企业约有 200 余家,平均每家约为 25 万大箱的烟标市场,烟标市场集中度低,竞争分散。参与主体主要有三类:(1)以劲嘉股份、东风股份等为代表的全国性烟标印刷企业,市场份额约 30%;(2)中小型、地方性烟标印刷企业,市场份额约 30%-40%;(3)卷烟厂下属的“三产”企业,市场份额约 30%-40%。

    除全国性的烟标印刷企业之外,大部分烟标印刷企业的客户集中度高,均为1-2 家中烟工业公司。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及审计报告等公开信息文件,中小型烟标印刷企业的客户集中属于行业普遍现象。

    5、烟标印刷行业的特点

    (1)烟标印刷行业容量和规模稳定、增速快于烟草行业

    我国实行烟草国家专卖的制度,各中烟工业公司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的计划进行生产,2001 年至 2014 年整体保持 2-3%的低速增长。但烟标市场的增速超过烟草行业增速,主要是卷烟结构的调整,中高端烟的增长速度较快所致。根据《中国烟草》公布数据,2007 年及 2014 年,我国各类卷烟的构成如下:

    烟标占卷烟售价很低。通常烟标占卷烟售价的比例仅在 2-5%之间,且越是高档香烟占比越低。三类及三类以上烟在我国卷烟市场的占比从2007年的32.8%提高至2014年的75.43%。中高档卷烟的增速快带来单位价值高的烟标占比增加,是烟标市场的增速快于烟草行业增速的主要原因。

    (2)烟标印刷市场毛利率较高

    我国禁止香烟进行广告宣传,卷烟生产企业非常重视烟标的品牌、形象展示和防伪功能,另外烟标的设计融入文化元素,烟标设计越来越精美,以刺激消费者需求。在上述动因驱动下,烟标印刷是工业化大规模印刷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子行业,烟标印刷使用的设备都是世界顶级的胶印、凹印和丝网印刷机器,所使用的原材料都是环保无害纸张和油墨,因而烟标印刷市场的毛利率较高,一般都在30%以上。

    (3)烟标印刷行业的企业客户稳定

    A 烟标印刷企业客观上有一定的服务区域

    烟标印刷企业一般按订单生产。烟标生产完成后,存在最佳的湿度、油墨固化程度的期间,超过该期间可能发生烟标上机后油墨断裂、印刷图案色差等情形;

    另外,卷烟生产企业会根据各品牌销售情况随时调整生产计划,上述原因导致烟标订单的执行期非常短暂,一般为 7-15 天,短的可能 2-3 天,大批量快速供货能力决定了烟标印刷企业实际上有一定的服务半径限制,一般主要客户均为其生产基地周边的中烟工业公司。

    烟标占卷烟售价很低。通常烟标占卷烟售价的比例仅在 2-5%之间,且越是高档香烟占比越低。三类及三类以上烟在我国卷烟市场的占比从2007年的32.8%提高至2014年的75.43%。中高档卷烟的增速快带来单位价值高的烟标占比增加,是烟标市场的增速快于烟草行业增速的主要原因。

    (4)烟标印刷市场毛利率较高

    我国禁止香烟进行广告宣传,卷烟生产企业非常重视烟标的品牌、形象展示和防伪功能,另外烟标的设计融入文化元素,烟标设计越来越精美,以刺激消费者需求。在上述动因驱动下,烟标印刷是工业化大规模印刷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子行业,烟标印刷使用的设备都是世界顶级的胶印、凹印和丝网印刷机器,所使用的原材料都是环保无害纸张和油墨,因而烟标印刷市场的毛利率较高,一般都在30%以上。

    (5)烟标印刷行业的企业客户稳定

    A 烟标印刷企业客观上有一定的服务区域

    烟标印刷企业一般按订单生产。烟标生产完成后,存在最佳的湿度、油墨固化程度的期间,超过该期间可能发生烟标上机后油墨断裂、印刷图案色差等情形;

    另外,卷烟生产企业会根据各品牌销售情况随时调整生产计划,上述原因导致烟标订单的执行期非常短暂,一般为 7-15 天,短的可能 2-3 天,大批量快速供货能力决定了烟标印刷企业实际上有一定的服务半径限制,一般主要客户均为其生产基地周边的中烟工业公司。

    B 主要供应商都能获得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

    烟标采购采取集中竞标的模式,但主要供应商一般都能获得较为稳定的市场份额。主要原因是:

    ①快速、大批量、多批次的稳定供货能力是卷烟生产企业选定供应商的主要

    标准。对卷烟生产企业而言,保质保量完成国家烟草专卖局下达的生产任务是其首要目标,卷烟生产已经实现了大规模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生产程度越高,对材料稳定的要求越高,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影响整个流水线的运转。由于订单执行周期短,卷烟生产企业一般在周边选择主要供应商,沟通顺畅快捷。

    ②卷烟市场的低速增长,决定了新加入的竞争者生存难度提高。由于整体卷烟市场的增速较低,而烟标印刷对固定资产的投资门槛很高,对行业资源没有积累的新竞争者很难获得生存必须的订单量。

    ③保持 2-3 家主要供应商符合卷烟生产企业的利益。2-3 家主要供应商有利于保持适度的竞争,可靠的质量和服务水平,能有效降低供应商管理和订单跟踪成本,同时又能有足够的利润促使其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充分满足卷烟生产企业持续提高的质量和环保要求。

    (6)烟标印刷行业的集中度未来会持续提升

    烟标印刷企业具有稳定的市场和客户,较高的毛利率和很好的现金流,且目前行业集中度很低,未来会持续提高。主要原因是:

    ①上市公司持续并购和中小型烟标印刷企业资产证券化的要求烟标印刷企业一般运作规范、客户稳定、盈利能力良好,属于优质的投资标的。上市公司需要持续的并购拓展业务,劲嘉股份、东风股份、长荣股份和上海绿新都在持续的并购中小型烟标企业,且中小型烟标企业股东也有资产证券化的需求,因而行业集中度会持续提高。

    ②三产企业剥离的契机

    如上,烟标印刷行业还有 30%的市场份额被卷烟行业的三产企业所控制,三产企业不利于烟草企业突出主业,不符合国有企业主辅分离、做强主业的政策方向,虽然目前烟草行业三产剥离未达预期目标,但未来剥离的方向不会变更,为烟标印刷市场的整合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

    ③行业发展的选择

    大型烟标印刷企业如劲嘉股份、东风股份产业链延伸至上游的烟卡、油墨、塑料膜的生产,在成本方面规模化优势显著,另外可以有充裕的资金投入至产品研发、设备升级,未来与小型烟标印刷企业的差距会逐步扩大,直至小型企业利润降低、设备更新放缓,自然选择被并购或者被市场淘汰,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一致,整体行业集中度会稳步上升。

    6、烟标行业的技术装备壁垒较高

    由于我国禁止香烟进行广告宣传,在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对品牌重视程度加强的背景下,卷烟生产企业逐步开始重视烟标的品牌、形象展示功能,烟标的设计逐步融入了文化元素,在这样动因驱动下,烟标的设计、烟标的材质都得到不断提升,烟标的附加值也逐步提升。其次,烟标对防伪技术和环保要求也有更高的要求。在上述背景下,烟标印刷行业作为印刷行业的子行业在技术装备方面有以下特点:

    ①设备先进

    目前烟标印刷引进的凹印设备幅宽越来越大,800~900mm 幅宽(条盒排 4联、小硬盒排 15~18 联)的凹印设备应用较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凹印设备的色组也由原来的 6~7 色增加到 8~10 色,而且根据产品的不同特点增加了 UV上光、联机模切压痕、联机烫印等特殊功能。

    胶印设备的印刷色组越来越多,应用较多的机型为 6~8 个色组加 1 个或 2个上光单元。上光单元由原来也由原来的辊涂式改为腔式刮刀式;印刷色组一般也配有 UV 固化系统,一些新型胶印设备还采用无轴传动给纸技术、纸张分离头高低自动调节技术、无侧规技术等专利技术。

    随着市场对烟标精美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烫印工艺得到广泛应用,一款烟标上应用多次烫印工艺成为潮流,印后加工设备中多工位烫金设备的装机量快速上升。

    ②技术先进

    目前在烟标中应用普遍的防伪技术主要有:印前设计防伪,如微缩防伪、版纹防伪和图案安全防伪;印刷材料防伪,如纸张防伪、油墨防伪(包括 DNA 油墨防伪);激光全息防伪,如专版定位纸或定位烫;组合印刷防伪,如多种印刷设备并用,多种印刷工艺相互渗透,以增加仿造难度;电码防伪,如声讯系统及防伪码查询系统;二维码应用及综合防伪(目前处于应用推广阶段)。

    激光图案压印转移技术,可以在普通纸张上呈现梦幻般的镭射图案,使烟标具有更强的艺术效果。
冷烫印技术适合先烫后印,成为烟标印刷行业的新宠,改变了目前采用的胶印联机冷烫印的方式。

    ③环保要求高

    印前工艺使用 CTP 技术替代传统的制版工艺,以减少含银、对笨二酚等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液体排放;在打样方式上,逐步使用数字打印替代传统打样工艺,减少胶片与印版的使用。

    印前建立色彩管理系统,通过 CIP4 油墨预置系统预置油墨参数,一定程度上节省油墨消耗,实现快速调机,减少过版纸的浪费,通过对上墨量和配色比例的精确估算,平均省墨量达到 20%。

    生产上纸张方面使用通过森林认证的纸张、再生浆占 30%以上的纸张或本色纸张。油墨方面选用不同档次的环保油墨,尤其是增加水性油墨的应用比例。

    印刷企业需要配置相应数量的净废装置,回收并处理废液,减少废液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④设计水平高

    卷烟生产企业根据业务发展和品牌建设需要提出新包装的意向性设计、确定新包装需要传递的品牌信息,并将新包装作为设计标的发往多家烟标印刷企业进行烟标设计,由各烟标印刷企业根据卷烟生产企业的设计意向、需要传递的品牌信息进行设计,将设计结果提交给卷烟生产企业,经过卷烟生产企业多轮评选、改进后,确定最终设计方案并确定最终中标的烟标印刷企业,由中标的印刷企业开展烟标的印刷工作。烟标印刷企业所提供服务从简单生产向设计开发、协助品牌建设与推广、生产加工等综合性服务转变,其服务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进一步延伸。